第172章 发现了好东西
第172章 发现了好东西
杨霄三人就这样耍了一天。/p
日近黄昏。/p
“天色不早了,姑姑,我们该回家了。”/p
杨霄提议道。/p
中元大会马上开始,云霄帝都越来越乱,到了晚上,还是不要在外的好。/p
“不急不急,小侄儿,我们去趟灯会吧。”/p
然而杨玉琼却是拽着杨霄与小婵,朝着与杨家相悖的方向走去。/p
杨霄实在是拗不过杨玉琼,只好跟着一起前去。/p
根据杨家探子的情报,这中元大会不安生,有些人想要对杨玉琼下手,借此打压杨家的气焰。/p
因此,杨霄定会保护杨玉琼的安全。/p
……/p
中元节,放花灯。/p
这是一条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街道,熙熙攘攘,很是繁华与拥堵。/p
即便此时日近黄昏,天色昏暗,但是这条街道却是依旧灯火通明。/p
无数的花灯,挂着的、提着的、飞天的、落地的,在这条街上应有尽有。/p
还有几名说书先生,卖弄着好嗓子,在放声讲故事时。/p
“据传数十万年前,万古文道昌盛,武道没落,那时我们百朝域就有了中元节,也有了这场灯会。中元节放灯,乃是我们百朝域传承久远的习俗,既表达着对明年美好生活的向往,又寄托者对相思之人的牵挂。”/p
“我们将我们的感情、愿望等等,都写在灯笼上面,随着灯笼一起飞天,灯笼成为寄托我们心愿载体,也成为了我们实现梦想的动力。”/p
“……”/p
说声先生声音洪亮,吐字清晰,在这熙熙攘攘的街道之上回荡不息。/p
而这时,杨玉琼不知从哪儿,找来了三盏花灯。/p
“来,我们三人一人一个,可以在灯笼上写下我们的愿望,也可以在上面写下我们的感情,总而言之写什么都行,待会我们便一起去放飞。”/p
杨玉琼递给杨霄与小婵一人一支笔,跃跃欲试。/p
但是杨霄却是有些不太想做,因为说实话,他有些不太习惯这些习俗。/p
不过,他拗不过杨玉琼的一直软磨硬泡。/p
没办法,杨霄只好答应。/p
抬起头来,看着头顶上那高高悬挂的皎洁明月,一时间,杨霄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。/p
他终究不是万古大6的人啊……/p
也不知道地球那边的父母与家人都怎么样了……/p
或许面对他们的,只是一具烧焦的,已经无法辨识面容的尸体?/p
呵,谁知道呢……/p
望着明月,杨霄心中有感,于是当即大笔一挥,在灯笼上写诗一:/p
“萧娘脸薄难胜泪,桃叶眉尖易觉愁。/p
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/p
这诗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七绝诗,怀人,亦怀乡。/p
意思很简单:萧娘那柔嫩的脸颊难以承受眼泪,那桃叶一般的眉尖可以显露出相思之愁。天下的明月夜若是总共有三分,那么肯定有着二分都是在扬州。/p
当年杨霄背这诗的时候,只能懂得诗的意思,但是却不明白诗的意境,如今,杨霄身在异乡为异客,倒是能够感同身受到几分。/p
杨霄轻叹一口气,收笔。/p
这时杨玉琼也已写完,好奇的看着杨霄问道:“小侄儿,你写的什么呀?”/p
说话间,杨玉琼凑近过来,读起了杨霄灯笼上的七绝诗。/p
“不太明白什么意思呢。扬州是哪儿啊?”/p
杨玉琼疑惑的眨动着美眸。/p
/p
“随便编的地名。”/p
杨霄摇头微笑。/p
“原来如此,不过这诗读起来很顺口,没看出来我的小侄儿竟然这般有文采,来,姑姑亲自给你写上名字。”/p
杨玉琼莞尔一笑,拿着笔,在诗的后面,写上了“杨霄题”三个字。/p
杨霄摇头苦笑,又不是我写的诗,写我的名字做什么?/p
不过他也没有计较,总不能又把名字勾了吧?/p
杨玉琼又是想要查看小婵的所写。/p
但是小婵却是用力抱着灯笼,说什么不让杨玉琼看。/p
“那我们就去放灯笼吧。”/p
杨玉琼没办法,只好领路,带着两人穿街而行。/p
这条街道直通城外,因此,当三人走到街道的尽头,便是已经来到了帝都城的城外。/p
一汪晶莹的湖泊映入眼中。/p
月光之下,湖水波光粼粼,不少人都在湖边游玩,显得颇为热闹。/p
“此湖名为九霄湖,由上游的八条河流汇聚而来,最终形成一道出水峡口,最终与怒沧江相连,所以这九霄湖,也相当于怒沧江的上游。”/p
杨玉琼柔声说道。/p
“哦?怒沧江?”/p
杨霄已经不知是有多少次听到“怒沧江”这三个字。/p
因为怒沧江就是当年杨震荒一道灭敌三万六的战斗之地!/p
“你小时候经过来九霄湖玩,只是你那时候小,可能不记得了。”/p
杨玉琼对杨霄说道。/p
旋即她朝着湖边走去,同时将手中的灯笼点亮。/p
杨霄与小婵照做。/p
中元花灯与地球上的孔明灯原理相同,都是通过热气升腾推动升空。只不过这中元花灯的使用材料特殊,不仅灯芯可以长燃不灭,而且灯罩也是又轻又结实,可以飞得更高,更远。/p
三人放灯。/p
杨霄瞥了小婵的灯笼一眼。/p
上面只写了一句话:希望自己快快长大。/p
杨霄笑了笑,心道:这个小丫头,每天都嚷嚷着自己已经不小了,其实也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姑娘。/p
三人的灯笼飞向天空,距离越来越远,先是化作一道火点,最终彻底消失不见在视野之中。/p
杨玉琼与小婵都是双手合十置于胸前,闭着眼睛垂着头,嘴中默念着什么,似乎是在祈祷。/p
而杨霄则是眯着眼睛,拳头微攥,心中作誓:“我杨霄一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升实力的机会,无论是当年盗取原主灵根之人,还是地球上肆意纵火之人,我杨霄,都不会放过。”/p
这一刻的杨霄意气风,心有的猛虎之志势不可挡,无人能够撼动!/p
……/p
中元花灯的灯芯终会熄灭,它从天而降,落在了一艘豪华巨船之上。/p
一名紫衣美女将其拾起,刚欲扔掉,但花灯上的三行字,却是吸引了她的目光。/p
“萧娘脸薄难胜泪,桃叶眉尖易觉愁。/p
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/p
杨霄题。”/p
紫衣美女眼前一亮,像是现了宝贝,立即朝着身后的船舱喊道:“姐妹们,快来看呀,我好像是,现了一个好东西呢。”/p
……/p
……/p
明天我会在微信公众号布【杨馨】的人物介绍以及人物配图,身高体重三围都有。/p
力求推荐票与打赏,力求推荐票与打赏,力求!/p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enovel.store。言书阁手机版:https://m.enovel.store
杨霄三人就这样耍了一天。/p
日近黄昏。/p
“天色不早了,姑姑,我们该回家了。”/p
杨霄提议道。/p
中元大会马上开始,云霄帝都越来越乱,到了晚上,还是不要在外的好。/p
“不急不急,小侄儿,我们去趟灯会吧。”/p
然而杨玉琼却是拽着杨霄与小婵,朝着与杨家相悖的方向走去。/p
杨霄实在是拗不过杨玉琼,只好跟着一起前去。/p
根据杨家探子的情报,这中元大会不安生,有些人想要对杨玉琼下手,借此打压杨家的气焰。/p
因此,杨霄定会保护杨玉琼的安全。/p
……/p
中元节,放花灯。/p
这是一条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街道,熙熙攘攘,很是繁华与拥堵。/p
即便此时日近黄昏,天色昏暗,但是这条街道却是依旧灯火通明。/p
无数的花灯,挂着的、提着的、飞天的、落地的,在这条街上应有尽有。/p
还有几名说书先生,卖弄着好嗓子,在放声讲故事时。/p
“据传数十万年前,万古文道昌盛,武道没落,那时我们百朝域就有了中元节,也有了这场灯会。中元节放灯,乃是我们百朝域传承久远的习俗,既表达着对明年美好生活的向往,又寄托者对相思之人的牵挂。”/p
“我们将我们的感情、愿望等等,都写在灯笼上面,随着灯笼一起飞天,灯笼成为寄托我们心愿载体,也成为了我们实现梦想的动力。”/p
“……”/p
说声先生声音洪亮,吐字清晰,在这熙熙攘攘的街道之上回荡不息。/p
而这时,杨玉琼不知从哪儿,找来了三盏花灯。/p
“来,我们三人一人一个,可以在灯笼上写下我们的愿望,也可以在上面写下我们的感情,总而言之写什么都行,待会我们便一起去放飞。”/p
杨玉琼递给杨霄与小婵一人一支笔,跃跃欲试。/p
但是杨霄却是有些不太想做,因为说实话,他有些不太习惯这些习俗。/p
不过,他拗不过杨玉琼的一直软磨硬泡。/p
没办法,杨霄只好答应。/p
抬起头来,看着头顶上那高高悬挂的皎洁明月,一时间,杨霄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。/p
他终究不是万古大6的人啊……/p
也不知道地球那边的父母与家人都怎么样了……/p
或许面对他们的,只是一具烧焦的,已经无法辨识面容的尸体?/p
呵,谁知道呢……/p
望着明月,杨霄心中有感,于是当即大笔一挥,在灯笼上写诗一:/p
“萧娘脸薄难胜泪,桃叶眉尖易觉愁。/p
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/p
这诗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七绝诗,怀人,亦怀乡。/p
意思很简单:萧娘那柔嫩的脸颊难以承受眼泪,那桃叶一般的眉尖可以显露出相思之愁。天下的明月夜若是总共有三分,那么肯定有着二分都是在扬州。/p
当年杨霄背这诗的时候,只能懂得诗的意思,但是却不明白诗的意境,如今,杨霄身在异乡为异客,倒是能够感同身受到几分。/p
杨霄轻叹一口气,收笔。/p
这时杨玉琼也已写完,好奇的看着杨霄问道:“小侄儿,你写的什么呀?”/p
说话间,杨玉琼凑近过来,读起了杨霄灯笼上的七绝诗。/p
“不太明白什么意思呢。扬州是哪儿啊?”/p
杨玉琼疑惑的眨动着美眸。/p
/p
“随便编的地名。”/p
杨霄摇头微笑。/p
“原来如此,不过这诗读起来很顺口,没看出来我的小侄儿竟然这般有文采,来,姑姑亲自给你写上名字。”/p
杨玉琼莞尔一笑,拿着笔,在诗的后面,写上了“杨霄题”三个字。/p
杨霄摇头苦笑,又不是我写的诗,写我的名字做什么?/p
不过他也没有计较,总不能又把名字勾了吧?/p
杨玉琼又是想要查看小婵的所写。/p
但是小婵却是用力抱着灯笼,说什么不让杨玉琼看。/p
“那我们就去放灯笼吧。”/p
杨玉琼没办法,只好领路,带着两人穿街而行。/p
这条街道直通城外,因此,当三人走到街道的尽头,便是已经来到了帝都城的城外。/p
一汪晶莹的湖泊映入眼中。/p
月光之下,湖水波光粼粼,不少人都在湖边游玩,显得颇为热闹。/p
“此湖名为九霄湖,由上游的八条河流汇聚而来,最终形成一道出水峡口,最终与怒沧江相连,所以这九霄湖,也相当于怒沧江的上游。”/p
杨玉琼柔声说道。/p
“哦?怒沧江?”/p
杨霄已经不知是有多少次听到“怒沧江”这三个字。/p
因为怒沧江就是当年杨震荒一道灭敌三万六的战斗之地!/p
“你小时候经过来九霄湖玩,只是你那时候小,可能不记得了。”/p
杨玉琼对杨霄说道。/p
旋即她朝着湖边走去,同时将手中的灯笼点亮。/p
杨霄与小婵照做。/p
中元花灯与地球上的孔明灯原理相同,都是通过热气升腾推动升空。只不过这中元花灯的使用材料特殊,不仅灯芯可以长燃不灭,而且灯罩也是又轻又结实,可以飞得更高,更远。/p
三人放灯。/p
杨霄瞥了小婵的灯笼一眼。/p
上面只写了一句话:希望自己快快长大。/p
杨霄笑了笑,心道:这个小丫头,每天都嚷嚷着自己已经不小了,其实也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姑娘。/p
三人的灯笼飞向天空,距离越来越远,先是化作一道火点,最终彻底消失不见在视野之中。/p
杨玉琼与小婵都是双手合十置于胸前,闭着眼睛垂着头,嘴中默念着什么,似乎是在祈祷。/p
而杨霄则是眯着眼睛,拳头微攥,心中作誓:“我杨霄一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升实力的机会,无论是当年盗取原主灵根之人,还是地球上肆意纵火之人,我杨霄,都不会放过。”/p
这一刻的杨霄意气风,心有的猛虎之志势不可挡,无人能够撼动!/p
……/p
中元花灯的灯芯终会熄灭,它从天而降,落在了一艘豪华巨船之上。/p
一名紫衣美女将其拾起,刚欲扔掉,但花灯上的三行字,却是吸引了她的目光。/p
“萧娘脸薄难胜泪,桃叶眉尖易觉愁。/p
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/p
杨霄题。”/p
紫衣美女眼前一亮,像是现了宝贝,立即朝着身后的船舱喊道:“姐妹们,快来看呀,我好像是,现了一个好东西呢。”/p
……/p
……/p
明天我会在微信公众号布【杨馨】的人物介绍以及人物配图,身高体重三围都有。/p
力求推荐票与打赏,力求推荐票与打赏,力求!/p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enovel.store。言书阁手机版:https://m.enovel.store